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充市嘉陵区委员会主办
首页>>参政建言>>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 护航宜居新嘉陵
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 护航宜居新嘉陵
作者:南充市嘉陵区政协   发布时间:2019-04-02 15:17:42  浏览次数: 1818 次

         城市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民生工程。近年来,相关职能部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宜居目标,着力推动城市创新管理、精细管理、长效管理,有效推动嘉陵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城市形象大幅提升。但是,在取得可喜进步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亟待解决:

一、车辆无序通行随意停放。机动车辆随意变道抢行、超车、挤车以及非机动车抢占机动车道高频发生;居民小区、大型超市及餐饮店周边车辆随意停放,如中虹国际、永辉超市、白马湖水街等地段虽建有地下停车场,但不少车辆仍在路边随意停放,严重影响通行;区政府周边缺乏大型综合停车场,不少车辆在绿化带、人行道上乱停乱放,影响城市形象;长城路、都尉路等部分街道大货车乱停乱放堵塞消防通道,极易形成视觉盲区,在严重安全隐患。

二、占道经营屡禁不止。骑门经商、占道经营无有效管理手段,反复性强,尤其是洗车修车、废旧收购、管件租赁点等占道经营更是城市管理顽疾。目前,全区共有50个洗车点、96家修车48家废旧收购点17家管件租赁点分布在紫府路、都尉路、南荣路、南虹路、茶盘路、于陛路等路段随意占道洗车修车、堆放物品,造成污水、固废污染,破坏人行道路面仅影响行人通行,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三、夜间烧烤摊点泛滥。特别是夏季,泛滥成灾。2017年,区政府在长城路与南虹路交汇处环球经贸中心规划集中烧烤经营点,现有31家夜间烧烤固定在此经营,均已安装一体化环保油烟机,解决了油烟污染问题和后续环境问题但仍有50余家占道烧烤摊点采用游击战术,分布在城区大街小巷、校园周边,噪音扰民环境污染让群众深恶痛绝。

究其原因,一是市民规则意识不强,文明行车、规范停车意识有待提高二是近年来城区车辆不断增加,城区主要交通要道未设立大型停车场,规划的临街停车位和临时停车场数量较少加之不少“僵尸车”“报废车”占用不少临街停车位,导致不能满足市民就近停放车辆需求三是城区无统一规划的夜市烧烤经营街区,已经规划的环球金贸中心集中经营点承载量达到饱和,其余户外烧烤摊点分布区域广、流动性大,使得市容秩序混乱,环境污染严重;洗车修车、废旧收购点、管件租赁等商户分布散乱管理难度大四是城市管理面宽量大,工作时间长、强度大、责任重,管理队伍力量不够,在执法管理、秩序维护上捉襟见肘;城区道路保洁车辆、清扫器械等设施设备不足,导致部分路段和区域道路清扫和垃圾清运不及时。五是城市管理属末端执法,而占道经营者多为弱势群众,致使管理部门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管理效果。

基于以上问题和原因,提出以下建议:

    一、合理规划引导,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建议区规划、建设、城管等部门根据城区人口密度、业态分布和地域特点合理规划一批大型停车场和地面泊车位,区城管、交警、市政等部门要开展联合执法,全面清理长期占用临街停车位的无主“僵尸车”和“报废车”;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强宣传力度,让文明出行文明行车、规范停车成为行动自觉;区交通、交警、交管等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集中定期开展非机动车(包括共享单车和三轮车专项整治,确保城市交通顺畅不拥堵。

二、规划烧烤集中区,打造夜市特色街。建议在滨河路周边、南湖片区、白马庙片区合理选址增加摊点集中区,打造特色夜市街区。一是科学选址,既要交通便捷聚集人气,又要降低扰民指数,确保环保无污染;二是优化设计,做到整齐和谐,又各具特色;三是配套完整,功能齐全,综合考虑交通组织、水电供应、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因素,引导烧烤摊点、特色小吃、特色小工艺品等集中经营,集中管理,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形成独具嘉陵特色的夜市街区。

三、加大城市管理投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议区委、区政府加大城市管理经费投入,增加执法管理、清扫保洁、绿化养护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硬件装备;通过调整编制、优化结构等方式,配齐配足城市管理人员,充实一线执法队伍力量;加大管理执法科技投入,增添执法记录仪、车载监控等执法设备,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

    四、加快推进市容秩序综合整治工程。建议加大市容秩序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保障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入使用,该项目嘉陵区书房大道与茶盘路五段、白燕大道交界靠近山体一侧建设一站式经营服务中心)已列入2018年区级重点项目,占地面积150项目建成后大货车停放点、废旧回收点、冼车点、修车点、管件租赁点等将统一搬迁至此,届时将有力助推我区城市管理再上新台阶。(区政协办公室    整理)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充市嘉陵区委员会
办公地址: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同庆路1号
联系电话:(0817)3631037 蜀ICP备06021104号